全市大春生產暨糧油高產攻關現場觀摩活動在達川區舉行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推進交流學習,4月24日,全市大春生產暨糧油高產攻關現場觀摩活動在達川區萬家鎮、大樹鎮舉行。市委副書記、達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熊隆東出席活動。據悉,達川區曾四度榮獲省糧食生產“豐收杯”、連續3年被評為全省農民增收先進區,成功創建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省級鄉村振興先進區,2022年鄉村振興先進區考評獲優秀等級。
帶狀復合種植 助力糧食高產
一架架無人機空中“走秀”,一道道田壟整齊劃一,一排排長勢良好的大豆、玉米交替排列,黑色的瀝青砼道路蜿蜒其間,造型各異表達豐收的雕塑和標語彰顯著藝術。這是記者4月24日在達川區萬家鎮五洞村看到的田園風光。
據達川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點位為達川區玉米大豆復合種植“雙高產”示范片區,占地1000余畝,主要開展“‘2+3’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和“2+4”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雙高產”攻關,實行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全程機械化播種和機播大豆移栽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兩種播種方式,通過智能化灌溉和農業“五情”監測系統的運用助力高產。
“這種栽培方式,將實現玉米畝產量550公斤、大豆畝產量110公斤以上,并帶動全區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4.5萬畝,增收玉米225萬公斤、大豆90萬公斤以上?!毕嚓P負責人難掩興奮地告訴記者。
種植科技賦能 省力增產兩得益
萬家鎮迎風村是以水稻種植為主。記者看到,這里不僅有多臺插秧機正在忙碌,同時也有多臺無人機正在開展飛播。規整的水田,整潔的田邊地角,與錯落有致的民房相得益彰,好一幅鄉間田園美景。
記者注意到,這里正在忙碌的插秧機并不像印象中那樣“龐然大物”,體積小巧,在使用中無論是栽插還是轉彎、掉頭都十分靈活,非常適合丘陵地區小塊田地的農業機械化。
達川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點位是達川區東部片區水稻綠色高質高效萬畝示范區、千畝展示片、百畝高產攻關方主要實施區,共計種植有35個新品種。其中,省委省政府表彰的第七屆“稻香杯”優質稻品種就多達25個,近年來審定或引進地新品種有10個。
相關負責人表示,同時,該片區還實現了水稻高產優質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和無人機水稻淹水直播。特別是無人機水稻淹水直播能有效增加基本苗和成穗數,減少除草劑的使用和減少了肥料的流失,省去了育苗、移栽等環節,比人工育插秧每畝節本增效350元,比機插秧每畝節本增效250元。
創新模式引領,推動糧食提產增效
最后一個觀摩點是位于大樹鎮的草新社區,人還未走近,一座新穎的連廊就吸引了眾人的目光。記者注意到,該連廊是民房通往觀景平臺的走道,為鋼結構,淺棕色的外觀體現了黃土的厚重,蜿蜒的裝飾又帶有現代感的流暢。
站在觀景臺上,千畝農田盡收眼底,一道田園牧歌的意境令人心曠神怡。特別是遠處那一排“建十萬畝糧油園區 讓達州梁充盈天府糧倉”標語,更是彰顯著達州農業的底氣。
據悉,該點位由達州好味稻專業合作社實行“基地+科研部門+農戶”的發展模式,通過“流轉返包、托管代管、入股分紅”三種途徑引領農戶共同發展。主要采取“統一技術、統一農資、統一供苗、統一標準、統一銷售,分片管理”的經營模式和開展耕、播、收等全程社會化服務,打造服務優、標準高、品牌響、成本低、能賺錢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達川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該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1萬余畝,通過做給農民看、領著農民干、幫助農民賺,做到了想種田的人會種田,會種田的人能賺錢,推動了達川區糧食提產增效。
去年喜獲豐收,今年踔厲前行有雄心
據了解,2022年達川區實現糧食播面134.3萬畝,建立優質稻基地32萬畝,綠色有機稻核心示范基地1000畝,建成市級現代農業園區5個、中藥材省級現代農業園區1個、高標準農田23.62萬畝,建立糧油高產高效示范片達22萬畝。同時,2022年達川區入選全省“高標準農田整區域推進示范縣”名單。
達川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達川區農業實現大豐收,這為達州市連續十年全省糧食產量第一發揮了巨大的助攻作用。今年該區將帶著去年的成績,再接再厲,力爭糧食產量更上一層樓。
達川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達川區(除達州高新區和達州東部經開區)水稻已完成育秧可栽面積38萬畝、玉米完成播栽23.6萬畝、春大豆播種2.86萬畝、高粱播栽2.7萬畝,搞好小麥4萬畝、油菜31萬畝的后期田間管理,推廣油菜分段收獲技術面積3000畝。
編輯: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