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body id="j9u9e"><pre id="j9u9e"></pre></tbody>
        <samp id="j9u9e"><noframes id="j9u9e"></noframes></samp>

          1. <rp id="j9u9e"></rp>

            <span id="j9u9e"><pre id="j9u9e"><sup id="j9u9e"></sup></pre></span>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四川高質量發展勇毅篤行


            川觀新聞記者 李欣憶 王成棟 王代強 祖明遠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指明了方向,在四川廣大干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共鳴。

            作為經濟大省,四川在高質量發展中勇挑大梁。省委明確提出,抓發展是第一要務,必須突出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2023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首要任務。

            如何深入實施“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戰略部署,奮力寫好中國式現代化的四川篇章,奮力推進四川高質量發展,體現使命擔當?在川、住川代表委員和廣大干部群眾有深刻體會。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裝配人員小心翼翼將精密零部件安裝進投影機卡槽,經過一道道自動化工序,投影設備逐漸成型……走進宜賓市極米光電有限公司,科技含量高、更加智能的投影機產品生產線,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全國人大代表、極米科技董事長鐘波猶記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到極米視察時的囑托。他說,新興科技企業應強化技術研發,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在四川,像極米科技一樣的專精特新企業已有2000余家,約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1/8。如何進一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高質量發展?會場內外,傳遞多個聲音。

            科技自立自強,要建好創新平臺。

            一個多月前,剛剛揭牌的天府絳溪實驗室召開第一次理事會議,機構開始獨立運行?!拔覀儗⒓垡慌栽菏繛榇淼木?,全球去招納賢才,解決發展中的問題?!?strong>天府絳溪實驗室校地籌備組成員、電子科技大學科技委主任楊建宇認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支持頂尖科學家領銜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努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實現自主可控。

            從西部地區首個國家實驗室掛牌設立,到天府實驗室“成團出道”,從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數量達到兩位數,到國家高端航空裝備技術創新中心成功獲批,高能級創新平臺在四川成群成勢??萍紡d統計,2022年全省新增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10個,總量達到195個。

            科技自立自強,要支持好企業主體。

            3月,綿陽科技城新區直管區高技術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熱火:每天有400名工人同時作業,20天便可完成一層主體結構建設。從2022年7月開工至今,該項目1號樓已拔地而起。

            綿陽科技城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申澤看來,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必須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當地出臺了科技創新、人才引進、創新創業場地支持等惠企政策,推出雙創孵化基金、科創貸、訂單快利貸等金融產品,緩解企業融資難題?!拔覀冋ㄔO‘云上大學城’,未來還將吸引更多知名高校、科研機構落戶,推動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項目在綿陽發布、轉化、落地?!?/p>

            科技自立自強,還要用好改革一招。

            “打醬油的錢也能用來買醋了!”前不久,我省出臺《關于改革完善省級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的實施意見》,明確將設備費預算調劑權下放至科研單位,除設備費外的其他費用預算調劑權全部賦予科研人員。成都理工大學教授王曉光為這一改革點贊:符合科研規律,給了科研人員更多自主權,創新動力更足。

            以改革激發創新活力,近年來,四川在科技領域探索的《落實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科研儀器資源開放共享的探索與實踐—四川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等多項典型經驗在全國推廣。

            啟動科研經費“包干制2.0”“揭榜掛帥”等試點,探索實施省級科技計劃聯合創新專項……持續探路科技領域改革,我省正大力培育創新文化,健全科技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為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盡展才華創造良好環境。全國人大代表、科技廳廳長吳群剛表示,當前,科技創新在四川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更加凸顯,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做強工業“主擎”,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強化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建設制造強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

            “歷史和實踐一再證明,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也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痹谌珖舜蟠?、經濟和信息化廳廳長翟剛看來,省委在“四化同步”中突出新型工業化作用,在具有四川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突出工業“主擎”地位,抓住了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

            特別是對于四川這樣的人口大省、經濟大省而言,邁步現代化四川建設新征程,必須充分發揮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堅持工業興省,大力實施制造強省戰略,穩定和提升制造業在區域經濟中的比重,做強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工業主擎,為實現“2027年全省經濟總量突破八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九萬元”的宏偉目標提供強力支撐。

            如何打造新型工業化為主引擎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四川提出推進優勢產業提質倍增,集中力量壯大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輕紡、先進材料、能源化工、醫藥健康六大優勢產業;著力提升集群化發展水平,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和領航企業。

            市州掀起抓落實促發展熱潮——

            兔年春節假期后首個工作日,經濟重鎮宜賓就召開了“四化同步 城鄉融合”現場推進會,宜賓市委書記方存好帶隊跑現場、看項目,圍繞構建優質白酒、動力電池、晶硅光伏、數字經濟“四大產業集群”,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宜賓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書寫了從“一黑一白”(煤炭、白酒)到“一藍一綠”(數字經濟新藍海、綠色新能源)的變遷史。如今,新興產業競相迸發,世界級“動力電池之都”呼之欲出。

            德陽的“新春第一會”,是一場重點目標任務認領大會。德陽市委書記李文清表示,工業是立市之本、發展之基,也是德陽謀趕超、促倍增的支撐所在,必須毫不含糊堅守工業主陣地。作為工業主管部門,德陽市經信局局長龔軍認領了9項重點目標任務,抓重點企業,將實施“藍鯨倍增”行動,培育國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抓重點產業,將重點培育機械裝備、材料化工、食品飲料和數字經濟“3+1”產業體系,力爭“十四五”末實現工業總產值7000億元。

            企業跟進的步伐鏗鏘有力——

            “省委明確提出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計劃,企業的產業布局也要與之高度契合?!贝ㄍ都瘓F董事長吳曉曦表示,川投集團正奮力打造千億級能源產業,并積極培育以口腔醫療為主的健康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先進材料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等三大主業,“我們將保持發展定力、聚焦主責主業,努力做強做優做大,持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p>

            “我們緊緊圍繞能源化工產業,布局綠色化工,今年還將在川落地新的重大項目?!彼拇欩i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鳳翔說,看好四川綠色低碳優勢產業的發展前景。

            對于優質企業的培育,也讓黃鳳翔信心倍增?!捌髽I進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員工收入也得到提高,進而有了更大的工作動力。實現了企業和員工同步發展的正向循環?!?/p>

            穩住“基本盤” “天府糧倉”引領農業強省建設新征程

            永豐村套餐亮相全國兩會了!

            “東坡肉配東坡米,絕配!”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黨委書記李雪平逢人就推薦家鄉特產。李雪平說,去年下半年套餐上市以來,累計銷售上百萬元。

            去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永豐村時強調,在新時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當年,永豐村交出了水稻畝產700公斤和糧食深加工“齊步走”的優異成績單。

            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作為農業大省,四川錨定統籌推進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農業現代化和建設農業強省,牢牢穩住高質量發展的“三農”壓艙石。

            守好“產糧寶地”。以“量質齊升”為首要目標,四川一手嚴守耕地紅線,全面建立“田長制”,明確各地黨政主要負責人出任同級“田長”,用五級田長制體系織密筑牢耕地保護體系,將耕地保護黨政同責、破壞耕地終身追責制度化。一手為加快將永久基本農田逐步建成“旱能灌、澇能排”和“宜機作業”的高標準農田。連續四年,四川相關工作均獲得農業農村部表彰。

            良田更要糧用。從2020年起,年初就足額帶位置下達年度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任務,已是四川慣例。同時,整合項目資金,不斷將種糧補貼向實際種糧農戶傾斜,真正讓種糧農戶得實惠。去年,全省新建高標準農田450萬畝并全部用于糧食生產。

            “天府糧倉”成效幾何?數據是最客觀的記錄者:2022年,全省糧食總產達到702億斤,連續3年穩定在700億斤以上。

            多產糧,更要產好糧。聚焦“藏糧于技”,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庫加快建設、農機集成攻關不斷提速。目前,全省農科院所改革全面深化、省級種業集團加快組建、“四川好米”風向標“稻香杯”影響力持續躍升。去年,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1.5%,提高1.5個百分點。

            更要樹立“大食物觀”。圍繞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四川以現代農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建設為抓手,全面推動“川字號”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堅定作好“土”“特”“產”這篇大文章。多年培育后,川豬、川菜、川果、川茶等“川字號”特色優勢農產品加快走出省門國門,“天府龍芽”、“天府菜油”等“川字號”品牌加速崛起。去年,生豬、油菜、花椒、牛、兔、晚熟柑橘等15項農產品產量居全國第1位。

            糧食豐產、“川字號”增收,蜀鄉大地加速呈現鄉村振興更多“很好的樣子”。去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672元、增長6.2%。

            編輯:王丹

            久久免费看少妇高潮A片特黄
            1. <tbody id="j9u9e"><pre id="j9u9e"></pre></tbody>
                <samp id="j9u9e"><noframes id="j9u9e"></noframes></samp>

                  1. <rp id="j9u9e"></rp>

                    <span id="j9u9e"><pre id="j9u9e"><sup id="j9u9e"></sup></pre></span>